近日,我院支气管镜团队在呼吸内科招树涛主任带领下成功开展了我院首例超声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这一技术的顺利开展,填补了我院在这方面的技术空白,为肺部及纵隔肿瘤患者的更精准治疗多开启了一扇窗,将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地提升我院在胸部及纵膈肿瘤等疾病方面的检查和诊断水平。
 
我院开展首例超声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
  这是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因“咳嗽咯痰2月余”住进我院肿瘤科,CT发现右肺占位,初步考虑肺癌。获取病理标本,是下一步治疗最关键的一环,但因为患者病变位置太靠近肺门,通过外科手术或经皮穿刺获取病理标本有较大的风险。于是,肿瘤科联系了呼吸内科招树涛主任,经联合会诊后确定在超声支气管镜下对纵隔以及肺门淋巴结及肿瘤进行针吸活检获取病理标本。这是一种新技术,能够减少患者的外科手术的风险,减少副作用,同时降低治疗费用。
  从准备到手术结束,仅仅花费半个小时就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活检标本。患者全程在镇静状态下,毫无痛苦,术后也没有大出血等并发症,休息两个小时后即可顺利喝水,四小时后就可以少量进食了。患者的标本被快速送往病理科,病理报告显示符合肺癌诊断,为其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可靠依据。
 

手术团队在超声引导下指引穿刺针小心避开血管,成功穿刺
  EBUS-TBNA是什么?
  EBUS-TBNA,即“超声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它名字比较复杂,但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部分来看。
  “支气管镜”是经患者的口或鼻置入呼吸道,可用于做肺、支气管等部位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和检查。
  与之相比,超声支气管镜(EBUS)是一种在支气管镜前端安裝超声探头的设备,这就好比给传统的支气管镜增添了一双“透视眼",能定位支气管外的病变如肿大的淋巴结,同时可帮助确认血管的位置。
  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再结合吸引活检针,就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避开血管,从而提高了整个操作的准确性与安全。
  超声支气管镜下针吸术(EBUS-TBNA)的适应症?
  1、肺癌的肺门/纵膈淋巴结评估
  2、原因不明的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的诊断
  3、纵膈肿瘤的诊断
  4、肺内肿瘤的诊断
 
EBUS-TBNA进行中
  招树涛主任介绍,EBUS-TBNA作为近年来新发展的技术,其在肺癌诊断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国际公认。EBUS-TBNA在2008年引入中国,目前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并不多,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现在成为其中的一员了。
  EBUS-TBNA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肺部肿物尤其是纵隔疾病诊治能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期待我们的努力能惠及更多患者,为他们解除疾苦,带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