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白领刘凌峰被查出胃癌晚期,在朋友圈写下遗愿清单。这些看似平凡的心愿,刘凌峰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实现了。
他的故事在告诫大家,世界也许是不公的,但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年轻不是挥霍的资本,因为在病魔和死神面前,年轻根本派不上用场。
跟刘凌峰一样,人到中年,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事业,我们不少人也都在熬夜,加班,紧张的忙碌,让身体过分的透支。甚至在身体出现乏力,头晕,精神不振,提出严重的抗议时候我们依然为了生活在拼命地忙。
而当我们为之付出了失去健康的代价时,才猛然发觉: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实,真的不要以为,癌症离我们很远……
熬夜是家常便饭
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余名30-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后才会休息。
熬夜一方面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另一方面,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而这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少它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门来。
坐下就不想动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发里不想动。千万别以为久坐的危害只是伤颈椎、脊椎,医学专家指出,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几率。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还易罹患前列腺癌。
过劳
人体长年处于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状态,免疫机能就会被削减,身体修补DNA的能力下降,淋巴瘤最容易被累出来。
经常喝酒
大量研究表明58%的肝癌是喝酒喝出来的。酒精进入人体后,完全依靠肝脏进行代谢,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体自身不能完全清除的氧化剂、自由基等物质,对人体的毒性很大。如果长期饮酒,就会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导致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由肝硬化转化成肝癌的比例高达70%。
另外,即便是每天“适量”喝酒,也会导致多种癌症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也有小幅增加。
今天,金沙洲医院给大家整理一份“防癌小宝典”,希望能帮助大家远离癌症,健康生活。
能瘦就别胖
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的要比胖的好。越瘦的人得上癌症的机会越小,这是全球21位科学家基于对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历经5年研究后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议中的第一条内容。
感觉累了就早点睡
在感觉累的时候,别以为无所谓,这是你的身体在报警!从疲劳到癌症仅需四步:
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诱发癌变
原因就是长期难以恢复的慢性疲劳,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使潜藏在体内的癌细胞快速生长,尤其是消化器官肿瘤与慢性疲劳和便秘关系密切。因此防止癌变,一定要在疲劳进展到第三步之前消除它,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
积极运动
新的研究显示,长时间不活动——坐在电脑前、看电视等——增加了许多癌症风险的指标。规律运动有助于保持激素水平的控制,因为高水平的荷尔蒙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为了获得最大的健康益处,专家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多跟身边的人倾诉
美国学者分析1300名医科大学毕业生心理和健康状况后发现: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比性格开朗的人更易患消化系统和淋巴系统癌症,如胃癌、胰腺癌、直肠癌、结肠癌、淋巴癌等,患癌的危险性竟高出15倍!
记住!有事别闷在心里!
学着让自己卸下一些心理负担,一些小事难得糊涂,就别太计较,让自己心情豁达、放松,才会让疾病远离你。
限制饮酒
预防癌症,最好的建议是不喝酒。如果必须喝酒,也应该限制饮酒量。
回家吃饭
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越来越少回家做饭吃。感觉饿了,轻轻一点的外卖订单成了多数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事实上,为了追求口感,很多外卖增加食用盐、味精、各种调味品以及酱料的使用量,长此以往,会使体重增加、血脂升高等情况出现,提高了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指标,还容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同时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记住!回家吃饭健康又幸福!
在家吃饭没有在外吃饭时的高盐高油,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多种慢性病。而且,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也是一种幸福。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的乳腺癌风险。这可能是因为,第一,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体内某些与癌症有关的激素水平。其次,在母乳喂养结束时,身体会排出乳腺中可能有DNA损伤的细胞。另外,母乳喂养也有助于降低儿童体重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