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放疗、化疗三者是肿瘤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两种或多种治疗结合综合治疗控制癌细胞发展。
  现有的放疗技术有普通放射治疗、适形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立体定向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等,不同的技术能实现不同的治疗目的。在肿瘤放疗当中,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度,也影响着放疗的效果。对放疗敏感度高,治疗效果就好,对放疗敏感度低,治疗效果就相对较差。
  哪些肿瘤对放疗比较敏感呢?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肿瘤医疗中心康静波教授表示,根据肿瘤组织对射线的敏感程度不同,可将恶性肿瘤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高度敏感
  对放射线敏感,配合较强的全身化疗,其生存率较高。
  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尤文肉瘤、小细胞瘤。
  2.中度敏感
  由于有一定敏感性且远处转移相对少,放射治疗疗效较好。
  头颈部鳞癌、食管鳞癌、肺鳞癌、宫颈癌、皮肤癌、乳腺癌、移形细胞癌。
  3.低度敏感
  需要较高的放疗剂量才能对肿瘤有效控制,通常与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联合综合治疗,可提高局控和生存率。
  胃肠道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腺癌、子宫内膜腺癌。
  4.不敏感
  对放疗敏感性较差,可与手术联合,术前放疗或术后放疗,降低肿瘤复发率。或姑息减症放疗。
  绝大多数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肉瘤。
  对于放疗引起的副作用,康静波教授也做了介绍。他说:
  放疗引起正常组织的损伤有早期损伤和晚期损伤两种。
  早期损伤发生在照射期间或照射后数天之内。这些损伤一般可以修复,不会引起严重后遗症。常用的早期损伤是皮肤,粘膜反应;
  晚期损伤多放生在放疗后3个月至数年之间,好发生在脊髓、肾、肝、肺、皮肤、骨、软组织等组织和器官。损伤一般较难修复,严重的放疗损伤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放疗的损伤最明显的是造成骨髓抑制,使血小板、白细胞降低,病人会有免疫功能下降,出血倾向。放疗也会影响红细胞系统,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以及贫血,因为红细胞寿命较长,放疗的影响不突出。如果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在正常值以下较多,就需暂停治疗,而暂停治疗会使病人的疗效降低。
  “癌症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早期发现,是有治愈机会的。”康静波教授强调,“现有的放疗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在精准定位的情况下,在靶区剂量集中,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不伤及周边组织,可以说,放疗在癌症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未来将为提高广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预约专家门诊或进行咨询科直接点击本链接或致电:020-37793915转6017
  专家助理热线:198 7511 4130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礼传东街1号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