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作为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在子宫内膜腺体增生基础上恶变而来,并且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悄无声息地在子宫内膜上 “生根发芽”,威胁着各个年龄段女性。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子宫内膜癌

大众科普|绝经后阴道出血,敲响子宫内膜癌警钟

阴道不规则出血:

这是主要症状之一,如绝经后阴道持续或间歇性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则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间期出血。


阴道异常分泌: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


疼痛:

早期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晚期当肿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时可出现下腹或腰骶部痛。若病灶侵犯宫颈时,堵塞宫颈管导致宫腔积液脓时,可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


其他:

子宫增大时可在下腹部触及肿块,晚期患者常出现合并贫血、消瘦和恶病质等相应临床症状。


易被子宫内膜癌 “盯上” 的人群

大众科普|绝经后阴道出血,敲响子宫内膜癌警钟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累积的复杂过程,目前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初潮早与绝经晚、不孕不育、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如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及口服单纯雌激素制剂或他昔莫芬等药物人群有关,应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如何诊断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活检:

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可采用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是可初步区分宫颈管受累可能,并排除宫颈癌向上累及宫腔的情况,能获得子宫内膜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B超检查:

超声检查(尤其是经阴道彩超)可以判断子宫肿瘤的大小、位置、血流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


MRI检查:

首选盆腔MRI(平扫+增强),可更有助于评估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和范围子宫颈间质受累情况,协助诊断和分期。


子宫内膜癌该如何治疗?

根据子宫内膜癌的不同分期及分型,患者可选择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

大众科普|绝经后阴道出血,敲响子宫内膜癌警钟

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除不能耐受手术或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外,均应积极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对于伴有严重内科并发症、高龄等不宜手术的各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采用放疗和药物治疗,包括化疗药物、激素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发病年龄、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等有关,早期发现,预后更好。若积极治疗,通常Ⅰ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30%-50%。


子宫内膜癌可防可控 这些举措要牢记

大众科普|绝经后阴道出血,敲响子宫内膜癌警钟

1、重视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关键。注意月经改变,提高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的重视程度,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应提高警惕,定期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2、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对于因某些原因需要补充雌激素的女性,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滥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药物及保健品。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取;规律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