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关于#18岁抗癌博主晟宝去世#
引发热议

晟宝15岁时
出现腿痛的症状
起初家长以为只是生长痛
但后面经常半夜被痛醒
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
检查确诊为骨肉瘤
抗癌三年
化疗后手术保肢
病情却再次复发
骨肉瘤,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被称为“青少年杀手”。常常隐匿在正常生活的表象之下,发病悄无声息,早期症状常常被忽视,容易与日常的身体不适混淆,让人掉以轻心不易察觉。
1、哪些症状应警惕骨肉瘤?
四肢骨骼是骨肉瘤主要的发病部位,可以累及股骨、胫骨、肱骨、骨盆、脊柱等各个部位,其中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肱骨近端,膝关节周围最为常见。但是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疼痛加剧:
骨肉瘤最早期的症状是局部疼痛,多为隐痛,从间歇性转变为持续性,关节周围疼痛逐渐加重,尤其是夜间疼痛明显,通过制动和服用常规止痛药难以缓解;
2、局部肿块:
在关节疼痛周围肿胀并出现包块,质地较硬;同时可能伴有包块周围皮肤温度升高,后期皮肤紧张发亮,色泽改变呈紫铜色,晚期可摸到波动或听到血管杂音;
3、关节活动受限:
若骨肉瘤发生在关节附近,会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感到关节僵硬、无法正常屈伸、行走、抬手等;
4、全身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低热等全身症状。
如何区别骨肉瘤与生长痛?
骨肉瘤患者的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肿瘤累及部位的疼痛,而疼痛通常会与青少年的“生长痛”、外伤后的疼痛相混淆,导致病情被延误。骨肉瘤的疼痛与青少年生长痛究竟有何不同呢?

2、检查&治疗
怀疑得了骨肉瘤,如何确诊呢?
若出现以上症状,怀疑得了骨肉瘤,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治。骨肉瘤的诊断需要遵循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原则,全面了解整个病理情况,结合临床和影像表现进行综合诊断。

到院就诊时进行病史的询问,全面的检查,如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有重要意义。影像学可采多种方法进行辅助诊断,X线、CT、MRI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是诊断和评估骨肉瘤的重要手段。在获得足够的影像学检查后,下一步从病变处取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行微创穿刺活检进行最终确诊。
确诊为骨肉瘤,应如何治疗?
在骨肉瘤诊断明确后,应立即到院就医。通常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采取以手术为主,以化疗及区域性化疗为辅,联合放疗、免疫生物治疗等多程式的治疗方案。

骨肉瘤早期症状极易与普通身体不适混淆,常常容易被忽视。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健康体检,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小编提醒大家,如若在生活中,察觉到关节部位莫名疼痛、出现不明肿块或肢体活动受限时,应务必保持警惕,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治,及时排查身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