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某些地方的同一种癌症的人特别多,再将范围缩小,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家庭成员或者夫妻同时或相继的某种癌症,如香港已故歌星梅艳芳兄妹三人相继被癌症夺去生命;中国女排三连冠的某队员及父母、姐弟均因癌症故去……
这让很多人觉得癌症就是传染病,得了癌症就应该与家人朋友进行隔离,免得传染给他们。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肯定不会传染。
我们并不能把致癌基因传入到他人体内,使其患癌。有研究表明,即使把癌细胞植入到其他人体内,也无法存活,因为对于他人而言,癌细胞是“外来物”,一旦入侵,免疫系统将立即行动将其全部消灭。同时,科学家为了在人体外培养一个活的癌细胞,也需要大费周折!离开原主人,癌细胞自己想存活都十分困难,更别说祸害他人了。
夫妻、子女等“家庭癌”高发吗?两人会得同一种癌症吗?
这个倒还真有可能。
不过,它并不是传染的结果,而是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的相同。
癌症没有传染性,但不代表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不会传染,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比如乙肝。
一家人长期居住在一起,每天吃喝基本相同,居住环境基本相同,往往潜移默化之中,大家可能会被同一致癌因素或诱因影响。
举个例子,父亲喜欢吃霉豆腐,妈妈节约喜欢吃剩菜,饭桌上长期存在这些食物,儿子、女儿无奈被迫接受,而霉变、隔夜的食物会增大肝癌、胃癌的风险。
再举个例子,父亲是老烟枪,吃了饭就喜欢在客厅点一支烟看电视,一家人都被迫吸二手烟,这肯定就加大了患肺癌的几率。
还可以举个环境的例子,研究证明,环境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空气污染是其中之一,当一家人生活在不通风、周边化学、冶炼厂不加节制和不进行有效处理的情况下,患癌几率是不是会上升?
此外,情绪会传染,也会诱发癌症。当家庭不和谐,负面情绪长期笼罩,紧张焦虑不断升级,一家人必然会不同程度受影响。
总结一下,这些所谓的“家庭癌”,并不会一定出现,但有几率就是最大的风险,我们要格外注意和预防;“家庭癌”以消化道系统的癌症多见,相同环境、情绪也是诱因。
这些肿瘤的病因可传染,预防方法如下:
HBV乙肝病毒(或导致肝癌):注射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如果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EB病毒(或导致鼻咽癌):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HPV病毒(或导致宫颈癌):HPV感染途径包括了性传播、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医源性感染和母婴传播。适龄人群可注射疫苗;注意个人生活卫生和欲望节制。
幽门螺杆菌(或导致胃癌):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并尽量避免生吃食物。常规检查能轻易查出幽门螺杆菌,杀菌治疗效果显著。
癌症虽然不会传染,但癌症早期危险信号需警惕!
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癌症之所以难治,主要是因为多数病人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重视癌症早期危险信号,有利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存在下述某种或某几种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癌症危险信号:
乳腺、颈部、皮肤和舌等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逐渐增大的肿块;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变浅、迅速增大、脱毛、瘙痒、渗液、溃烂等;
吞咽食物有哽咽感、胸骨后闷胀不适、疼痛、食管内异物感;
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有鳞屑、脓苔覆盖、出血和结痂等;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便秘、 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形、带血或黏液;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耳鸣,听力减退;
鼻血、鼻咽分泌物带血和头痛;
月经期外或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最后还想再跟大家说一句:癌症不是传染病,请不要因为健康顾虑远离那些正需要你们关爱和鼓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