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科普|中医经络刮痧:传统疗法的现代解读与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有机整体。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及其分支,是构成气血运行的通道,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感应传导信息的功能。经络信息刮痧疗法是在传统医学经络学说的基础上,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结合四诊八纲辨明寒热虚实症候,运用推、按、压、刮等轻重缓急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及经穴,达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加速经络血脉运行,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大众科普|中医经络刮痧:传统疗法的现代解读与临床应用

刮痧的作用机制

1.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刮痧通过刺激经络腧穴,疏通阻滞的经气,改善气血运行。《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刮痧可使壅滞的气血得以疏导,恢复“营卫调和”的状态。

2. 祛邪排毒,清热解表:通过刮拭皮肤,使腠理开泄,驱邪外出。对于外感邪气(如风、寒、暑、湿)所致的病症,可通过刮痧发散表邪,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

3. 调节脏腑功能: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刮痧刺激体表经络,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影响相应脏腑的功能,达到“以内调外,以外治内”的目的。如刮拭足太阴脾经可调理脾胃功能,治疗消化不良。

大众科普|中医经络刮痧:传统疗法的现代解读与临床应用


作用及功效

(一)解表祛邪,缓解外感病症

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等外感表证。通过刮拭风池、大椎、风门等穴位,可发散风寒或风热,缓解鼻塞、流涕、恶寒等症状。

(二)通络止痛,治疗疼痛性疾病

对颈肩腰腿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头痛、牙痛等有显著疗效。刮拭病变局部经络及阿是穴,可疏通阻滞的气血,“通则不痛”。例如,治疗肩周炎时,刮拭肩髃、肩髎、臑俞等穴位,配合局部痛点刮拭,可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程度。带状疱疹后遗症亦可通过经络刮痧得到很好的缓解及治疗。

(三)调理气血,改善亚健康状态

现代人群多因久坐久站、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疲劳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亚健康症状。刮痧可调节气血阴阳,恢复机体平衡。研究显示,定期刮痧可使亚健康人群的疲劳感评分降低,睡眠质量显著改善。

(四)清热泻火,治疗热证

适用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实热病症。刮拭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可清泻肺热、胃热、肝火,使热邪从表而解。如治疗急性咽炎时,刮拭颈部廉泉、天突及上肢尺泽、少商等穴位,可迅速缓解咽部疼痛和充血。

(五)养颜美容,调理气血津液

通过刮拭面部经络(如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及相关穴位(如足三里、血海),可促进面部气血循环,改善皮肤微循环,达到祛斑除皱、延缓衰老的效果。例如,面部刮痧配合中药内调治疗黄褐斑,发挥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优势。


适应症

(一)内科病症

感冒、发热、咳嗽、头痛、眩晕、失眠、胃痛、腹痛、便秘等。

(二)外科病症

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落枕、急性扭伤、腱鞘囊肿等。

(三)妇科病症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产后身痛等。

(四)儿科病症

感冒、发热、咳嗽、消化不良、惊风等。

(五)五官科病症

牙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鼻炎、麦粒肿等。

(六)亚健康调理

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免疫力低下、情绪焦虑等。


中医经络刮痧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外治疗法,以其操作简便、适应症广泛、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和日常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科秉承古为今用及继承创新的思想,将刮痧疗法不断创新与完善,以期帮助更多的人。


详情可前往我院二楼中医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