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是"世界哮喘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支气管哮喘的认知和防治意识。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我们结合最新指南与自己的临床实践,为您解读哮喘防治的科学策略。

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与挑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全球患者超过3亿,我国成人患病率约为4.2%。尽管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哮喘控制率仍不理想,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治疗依从性低、监测手段未规范应用等。
近年哮喘治疗的重要进展
近年来,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及中国指南的更新为哮喘管理提供了新方向,核心进展包括:
靶向生物制剂的精准治疗
针对中重度哮喘患者,新型生物制剂(如抗IgE单抗、抗IL-5/IL-5R单抗、抗TSLP单抗)通过阻断关键炎症通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例如:
抗IgE单抗(奥马珠单抗):适用于IgE介导的重度过敏型哮喘,可降低急性发作风险50%以上。
抗IL-5/IL-5R药物(美泊利单抗、贝那利珠单抗):针对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改善肺功能并减少激素依赖。
智能吸入装置
配备传感器的吸入器可记录用药时间与剂量,帮助医患共同优化管理。
个体化治疗与表型分型
通过评估患者炎症表型(如嗜酸细胞型、中性粒细胞型),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一刀切"治疗,显著提升疗效。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气道黏液高分泌。在哮喘的临床管理中,许多患者尽管规范用药仍反复发作,甚至进展为"难治性哮喘"。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痰栓或黏液栓阻塞气道"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针对此类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肺功能检查:哮喘管理的“金标准”
肺功能检查是哮喘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判定的核心工具,其重要性体现在:
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舒张试验:通过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改善率≥12%(且绝对值增加≥200 ml)可辅助确诊哮喘,尤其对不典型症状患者(如咳嗽变异型哮喘)至关重要。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反映气道嗜酸细胞性炎症水平,指导激素治疗。
动态监测与疗效评估
FEV₁/FVC比值:持续监测可发现气道阻塞的早期变化,预警病情进展。
峰流速(PEF)家庭监测:患者每日记录PEF值,帮助医生远程评估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方案。
预防急性发作
肺功能检查可识别"隐匿性未控制"患者(症状轻微但肺功能已下降),避免因忽视监测导致的重度发作。
给哮喘患者的建议
1.规范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即使无症状也需遵医嘱维持治疗。
2.定期肺功能检查:建议每3-6个月复查,重症或急性发作后需加密监测。
3.记录哮喘日记:包括症状、用药、PEF值等,为复诊提供依据。
4.环境控制:避免过敏原(尘螨、花粉)、冷空气刺激及吸烟。
我们的承诺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拥有先进的肺功能检测仪、FeNO检测系统、呼吸介入技术及多学科团队,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如穴位贴敷、中药调理),为患者提供精准化、全程化的哮喘管理服务。
控制哮喘,自在呼吸
让我们携手科学防治,共筑健康未来!
结合2024年GINA指南与中国哮喘防治指南更新;
- 强调"精准治疗"与"动态监测"并重的理念;
- 通过数据与案例增强科普可信度(如生物制剂降低急性发作风险50%);
- 融入医院特色(中西医结合、智能设备),提升患者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