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我院120急救中心出车接回来一位重症患者,接诊时患者意识模糊,双下肢无法动弹,全身又脏又臭,身上无任何证件,无法联系家属。鉴于患者病情严重,无法联系亲属,急诊科招树涛主任第一时间按照急诊科“三无人员”病人抢救流程,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对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检查和救治。

患者在120救护车上
  经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双下肢踝关节均粉碎性骨折,足部因骨折压迫时间过长,导致血运很差,随时面临需要截肢的风险。同时,查出患者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多发脑梗塞和老年痴呆等疾病,情况相对复杂。紧急救治期间,急诊科组织多学科会诊,同时向刘文胜院长、宋骤副院长等院领导进行了汇报。院领导高度重视,宋骤副院长连续两天到患者病床前了解病情并给予指导意见,刘文胜院长多次派骨科治疗团队会诊及提出治疗方案。

患者检查病历

急诊医护人员为患者包扎伤口

急诊护士对患者进行伤口处理
  因患者意识模糊,无法正常沟通,多次询问其家庭住址和家人电话无果,急诊科汤玲护士长一边拨打110求助派出所民警配合寻找家属,一边带领护士忍着恶臭为患者擦洗身体、更换干净衣物,还自己掏钱买来热饭菜并亲自喂给患者。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意识逐渐转清醒,血糖得到控制,肾功能改善,下肢血运改善,但仍无法记起地址及联系电话。

民警协助患者身份确认

汤玲护士长亲自给患者喂饭
  28日上午,民警根据患者面貌进行身份对比后明确患者身份并成功联系上患者的儿子,早已焦虑不安的家属匆匆赶到医院,看到老人平安,急忙向医护人员道谢。
  “真的很感谢金沙洲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如果没得到及时救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患者儿子详细询问了其情况后表示现在心里的石头也落下来了。

家属向医生了解患者病情
  从患者儿子处获悉,患者于10月23日从家中走失,直至到诊我院已经在外流浪了四五天时间,家人都非常担心其的安危。目前,患者因双下肢踝关节均粉碎性骨折已转入我院骨科继续治疗。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治病救人才是首要的,作为医护人员要有爱心,无论贫富贵贱,都要积极救治。”急诊招树涛主任表示。在救治过程中,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并不会把患者当成“三无”人员,反而会给予他更多的关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未来,我院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对无法及时联系到家属的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使得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提升急危重症的抢救时效,为生命保驾护航。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急诊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急诊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急救医疗中心,2015年随建院一起成立,2016年7月就加入广州市“120”急救网络,成为广州市66家急救网络中心之一,也是白云区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急救中心之一。2020年成为第一批全国急性上消化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救治基地。
  现有编制医师11人,护士30人,医疗辅助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以上十余人。业务用房占地2000余平方米.年急诊量十万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9%以上,年出车量约两千次。24小时接诊各种急危重症病人。
  急诊科设置了内科、外科、儿科、创伤科、骨科、发热和肠道门诊等独立诊室,设有政府配备的监护型奔驰救护车两台,配备完善的急诊重症监护室(4张重症监护病床)、急诊留观病区及急诊综合病区共有20余张床位,输液大厅可以同时满足五十人以上输液,有独立的手术室、隔离病区可以收治5人以内的传染病病人。科内配有中央监护系统、心肺复苏系统、无创/有创呼吸机,多功能除颤起博监护仪、自动洗胃机、西门子彩色B超诊断仪、床旁支气管镜和床旁快速检查仪等先进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