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会好起来的!”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骨科复诊室里,李新(化名)在家人陪伴下复诊。看到各项检查指标平稳,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逐步缓解,骨科主任曹燕明和主管医生乔松义紧绷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肿瘤突袭,青春蒙上阴霾,行走成奢望

2025年2月,16岁的李新被诊断出左膝关节周围骨肉瘤。这位来自贵州黔西县的少年,因肿物带来的不适,行走愈发艰难,病情迅速恶化后,他逐渐失去行走能力,只能卧床。

这是李新再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住院。此前,他接受过放射治疗和化疗,与恶性肿瘤进行了漫长抗争。

病例分享|16岁骨肉瘤少年的重生:换膝术后,重新迈出人生步伐

入院时,除骨恶性肿瘤外,他还伴有化疗后骨髓抑制、马拉色菌毛囊炎等并发症,增加了治疗难度。骨恶性肿瘤作为原发恶性骨病,好发于青少年群体,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会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威胁生命。


多学科接力,共筑生命防线,重燃行走希望

面对李新的病情,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迅速组织多学科团队协作。骨科曹燕明主任带领团队,遵循肿瘤治疗原则,保肢手术结合放疗、化疗方案制定治疗策略,同时关注骨髓抑制后血细胞恢复情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由于李新左侧肢体因肿瘤侵蚀严重无法正常行走,骨科团队经慎重评估和准备,为他实施了膝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手术,手术顺利完成。

病例分享|16岁骨肉瘤少年的重生:换膝术后,重新迈出人生步伐

病例分享|16岁骨肉瘤少年的重生:换膝术后,重新迈出人生步伐

病例分享|16岁骨肉瘤少年的重生:换膝术后,重新迈出人生步伐病例分享|16岁骨肉瘤少年的重生:换膝术后,重新迈出人生步伐

病例分享|16岁骨肉瘤少年的重生:换膝术后,重新迈出人生步伐

从2025年2月7日入院到4月7日出院,59天的治疗中,医护团队精心设计诊疗路径,在控制肿瘤进展的同时,尽力提高李新的生活质量。护士们给予专业护理和鼓励,家人的陪伴也成为他抗癌的坚强后盾。

病例分享|16岁骨肉瘤少年的重生:换膝术后,重新迈出人生步伐

术后恢复阶段,李新身体逐步好转,在康复训练中努力尝试行走,从摇摇晃晃到能稳稳迈步。复查显示治疗效果稳定,这离不开多学科协作以及医护人员的坚守付出,让他重新获得了行走能力。


警惕信号,莫让骨肉瘤“偷”走青春

疼痛是骨恶性肿瘤的典型信号,尤其是不明原因的肢体疼痛、夜间进行性加重,这类症状易被误认成“生长痛”,从而耽误治疗。青少年患者新陈代谢旺盛,病情发展快,若初期未得到规范治疗,可能短时间内出现转移,危及生命。

目前,骨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遗传、基因等因素可能有关。曹燕明主任强调,孩子若出现肢体疼痛、肿块等异常情况,家长需高度重视,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医院检查。早发现、早确诊、早干预,才能为孩子保住生命与肢体功能,争取治愈机会。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的这段抗癌经历,见证了李新与病魔的顽强抗争,也体现了医疗团队对生命的守护。愿更多像李新这样的青少年能摆脱肿瘤困扰,重归正常生活,拥抱美好未来。


END